- · 《各界(下半月)》收稿方向[05/29]
- · 《各界(下半月)》投稿方式[05/29]
- · 《各界(下半月)》征稿要求[05/29]
- · 《各界(下半月)》刊物宗旨[05/29]
各界对刘炳森隶书褒贬不一,你怎么看?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刘炳森(1937—2005),字树庵,号海村,幼年自号刘五先生。出生于上海,祖籍天津武清。生前曾任中国书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等
刘炳森(1937—2005),字树庵,号海村,幼年自号刘五先生。出生于上海,祖籍天津武清。生前曾任中国书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等。
刘炳森兼善篆、隶、楷、行、草,尤善隶书,这与他的生活经历不无关系。其幼年时期跟随私塾老师学习碑学经典,对隶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后不断精深,终成一家之风。著有《刘炳森楷书〈千字文〉》《刘炳森隶书〈千字文〉》《刘炳森隶书板桥道情》《刘炳森选编勤礼碑字帖》等,出版有《国际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鲁迅诗歌选》等隶书字帖,文学散文集《紫垣秋草》等。
重要艺术创作观点
●书人方其年富力强之时,正应穷尽书体的状貌,使结构严谨,间架优美,而不应以“返璞归真”自许,号称“宁拙勿巧”。
●书法创作也有追求类似趣味的胡涂乱抹,甚而至于已经不是文字了,几乎不是写出来的。这类作品,既然不是写的文字,也就不能算作书法艺术。
浑厚华美 端庄匀净
——刘炳森书法艺术论
■刘衍泽
刘炳森出生在一个上海药商家庭,其父刘凤庭为专营高级药材的三盛全鹿茸庄两个分号的经理,后因身体状况变差,一家人前往北平修养。然而好景不长,刘凤庭在刘炳森不满5岁时便因病离世。刘炳森随其母高瑞芬返回天津武清,在那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及少年时代。过早的变故使得刘炳森拥有了当时同龄人所不曾拥有的坚韧与自尊,而小时私塾教育中先生所教授的隶书碑学,不仅让他对乡土产生了难以割舍的眷恋,更开启了他隶书学习的大门。
刘炳森 隶书轻霭中堂
刘炳森从小就临帖练字,11岁时名扬乡里。对隶书的喜爱加之孜孜不倦的求学态度,让刘炳森在学习生涯中得到许多恩师相助。凭着读私塾时先生教授的碑帖所产生的对中国书法的一腔热情,他在北京艺术学院读预科至本科期间,先后受到郑诵先、张安治、白雪石、何二水等老师的赏识和帮助。19岁时被破格吸收为“中国书法研究社”社员。何二水是刘炳森书法的启蒙教师,他对于刘炳森在书法道路上的影响可谓深远,正是在他的指导下,刘炳森系统地学习了《张迁碑》《乙瑛碑》《石门颂》等隶书碑刻。何先生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和谆谆教诲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刘炳森,而刘炳森对恩师的感激之情也伴随终生。
大学毕业后,刘炳森被分配到北京故宫博物院修复厂,进行书画修复与复制工作。在故宫藏品众多的得天独厚条件下,刘炳森博闻强记,翻阅多种古代书画藏品,并积极向厂内的前辈请教,一来二去,鉴赏水平和笔下功夫有了长足提高。在修复厂任职期间,他曾复制长沙马王堆西汉帛画、宋册页《巴船下峡图》《山腰楼观图》等文物。后听取领导建议,将创作重心转到书法上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隶书风格与体势。
在书法创作方面,刘炳森对于各种书体均有涉猎与研究,其中楷书与隶书较为大众所熟知,而其中隶书的造诣又最高。楷书主要师法颜真卿,作品字里行间体现出颜体之骨力遒劲、方圆兼备,结构上从容大方、秀丽多姿。王学仲曾评价刘炳森的楷书作品《滕王阁序并诗》:“格古气新,娴熟流丽,显露出风华舒和的骨格,庄密挺秀的韵味,在体现着他避颜之丑拙致讥的变体书,而取其风神健朗的正工之书,通篇一气,不苟不懈。”
楷书古人中堂
隶书最见其功力与态度。刘炳森初临《华山碑》,而后《乙瑛碑》《张迁碑》,最后《石门颂》,不仅研习宗法汉碑,又取法邓石如、伊秉绶、何绍基等清代书家。而入晚期,更是锐意创新,将行草之笔意融入隶书之中,使其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世人称之“刘体隶书”。
刘炳森隶书的显著特点便是厚重满溢。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中提出:“大字促之贵小,小字宽之贵大,自然宽狭得所,不失其宜。”这是说大字要约束,小字要舒展,这样才能呈现自然的状态。刘炳森在处理时注重每字笔画的疏密关系与横向空间的紧凑布局,这种趋势在少字作品中更为突出。为了减少强调横画所带来的匠气,刘炳森借用了行草的笔法,或改变入笔方式,或营造自然的皴擦飞白,又或使笔画间略带牵丝,使得作品整体带有汉隶的秀美灵动、横向开张,又体现行草之潇洒风流、气势磅礴。
文章来源:《各界(下半月)》 网址: http://www.gjqks.cn/zonghexinwen/2020/0912/722.html